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精神,10月23-24日,第四届中国·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郑州专场--绿色能源与产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中石化、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,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所长张锁江院士,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,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谢在库院士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徐春明院士,上海大学张久俊院士,西湖大学、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孙立成院士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侯红,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吕挺琳,副市长吴福民,市政协副主席杨东方等出席,100余位学界、业界专家,市直及区县领导、科研院所、高校、企业等近600人齐聚郑州,聚焦绿色能源,共谋产业发展。
开幕式上,吴福民主持介绍参会领导、嘉宾。随后,侯红在致辞中表示,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、清洁化、低碳化发展,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,是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必然要求。此次会议,多名院士、专家学者、科研人员及企业代表,共同探寻“双碳”背景下绿色能源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、新路径,形成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模式,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。
张锁江发表致辞。他代表中科院过程所和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向河南省、郑州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感谢。他讲到,此次会议是响应党中央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战略目标的一次科技盛会,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,必将为能源、工业、交通、生活方式的发展带来巨大变革。他指出,全面实现双碳目标,是一项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系统工程,需要全国一盘棋、全省一盘棋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。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首批“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”,立足河南省、郑州市产业发展需求,不断创新体制机制,探索产学研金协同攻关的新体制和新模式,与河南科研院所、高校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大力发展新能源、储能和绿色变革性产业技术,坚定不移地做人民的科学家,做人民的研究院,为河南能源和产业结构的重塑及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,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力量!
会上,吕挺琳发布了“码农计划”1+7政策体系和《郑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指导目录(2021)》。
在热烈的掌声和共同的见证下,侯红市长、张锁江院士、谭贞副校长、张延强副院长为“绿色能源与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”揭牌。实验室的成立,是中科院过程所、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、河南大学贯通产学研用的具体举措,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与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,推动新旧动能转换,服务社会绿色、低碳、循环发展。
此次会议由中共郑州市委、郑州市人民政府、中科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主办,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、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,以“绿色新能源——赋能新发展,引领新未来”为主题,7位院士、15位专家围绕能源转换与新能源、高效储能与能源耦合、零碳低碳工业与CCUS等前沿领域作了深刻隽永、视野恢宏的学术报告,就碳中和背景下的技术创新、产业迭代和城市战略,以及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推动发展碳中和进行了深刻研讨,为产业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。
会议紧贴国家战略部署,紧跟河南省及郑州市创新发展需求,把握科技前沿、吸收创新成果、对接产业发展。研究院也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,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,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大协同、大发展,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、高效的能源体系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!
会议现场
张锁江院士致辞
侯红市长致辞
组织部长吕挺琳发布“码农计划”1+7政策体系
吴福民副市长介绍参会领导、嘉宾
“绿色能源与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”揭牌仪式
(组织人事部)